新闻资讯
行业技术|H13钢锻后热处理工艺
作者:博一建材  2017-02-10  浏览:102
博一建材讯:锻后热处理是在锻造过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和消除白点问题;其次是消除锻造应力,降低锻件表面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能;另外,可调整与改善锻件在锻造过程中形成的过热与粗大组织,降低锻件内部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的不均匀性,细化钢的奥氏体晶粒。

H13钢主要用来制作热作模具,使用条件较为恶劣,表面温度在较短时间内可达700℃,且用后急速冷却,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大而复杂的拉伸、压缩接触应力,急冷急热的高温冷热疲劳应力,需要具有在低温下冲击性能不降低或少降低,在高温下不变脆的性能。因此,锻件要求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良好综合性能。

目前国内资料中介绍的H13钢TTT曲线的奥氏体化温度,不适合制订H13钢球化退火工艺,满足不了H13钢作为模具钢的使用要求。为制订出合理的H13钢锻后热处理工艺,根据H13钢TTT曲线采用较高的正火温度和球化退火工艺参数,通过试验有效地实现了锻后热处理工艺的应用。结论是:

对于H13热作模具钢,应采用正火+球化退火工艺,以获得球状珠光体+弥散分布的粒状碳化物的组织,且退火后硬度适中,为调质处理作好了充分的组织准备。目前H13热作模具钢采用的正火+球化退火工艺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均满足技术要求。

H13热作模具钢正火温度采用(930±10)℃,保温时间按照1.5h/100mm,球化退火采用(750±10)℃,保温时间按照3~4h/100mm计算,可获得球状珠光体+弥散分布粒状的碳化物组织且加工硬度适中。

博一网是深圳市博一建材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集建材网站建设、建材SEO优化、建材SEM营销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传播的一个家居建材+互联网+家装的应用场景,详情敬请登陆http://m.bo-yi.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上一篇:行业技术|高刚性轴承的应用分析

    一、提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 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原则上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选择高刚性的轴承; (2)利用轴承应用技术提高支承刚性; (3)适当调节主机结构参数,以利提高支承刚性。 二、从支承刚性观点选择轴承 从支承刚性的观点来选择轴承的要领是 (1)滚子轴承的刚...

    下一篇:五金知识|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正式开建

    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20日在上海开工建造。根据建造计划,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将与目前正在南极科考的“雪龙”号破冰船一道,双船组队、助力科考。新船建造工程由国家海洋局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开展,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交电 的产品:
  • 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