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技术|含有M-A钢材的纳米变形特性的解析研究
作者:博一建材  2017-02-10  浏览:90
博一建材讯:利用高强度厚钢板组织中的数以下的微细硬质相,即M-A(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物),可以降低断裂韧性和屈服强度。作为这种机械特性变化的原因有,因M-A比周围母相更硬,因此生成的应力和应变集中,还有就是M-A从奥氏体相变为马氏体(M)时的体积膨胀会使母相产生相变变形等。因此,作为控制M-A机械特性的基础调查,新日铁使用纳米压痕硬度试验法对含有M-A钢材的变形特性进行了解析。

为调查M-A对韧性的影响,对0.1%C-0.6%Si-1.8%Mn钢进行了冷却时间为1400℃×1s、和冷却时间为800/500℃×100s的焊接模拟热循环试验,一部分进行深冷(液体氮中反复浸渍)处理后,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进行夏氏冲击试验。采用EBSD对M-A的构成相进行解析,采用纳米压痕硬度试验法对硬度进行测定。

在热循环状态下,生成了大约5%的M-A,其大半部分为。M-A中的经深冷处理后会相变为M,韧性比热循环状态时更低。

因此,采用纳米压痕硬度试验法对M-A中的和M的硬度进行了测定。根据M-A的纳米硬度测定结果可知,M-A中的比(4~6GPa)更硬,但比M软。可以认为这种硬度差别是由于深冷处理会导致韧性下降所致。

为弄清M-A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对0.05%C-0.3%Si-1.5%Mn钢进行了与前述相同的热循环试验,采用纳米压痕硬度试验法对生成的M-A周围区域中的nm级的变形行为进行了测定。

研究表明,在纳米压痕硬度试验过程中存在着试样从弹性变形突然转变为塑性变形的现象。对M周围的母相进行压痕后,确认在M的周围出现了载荷突然下降。另一方面,在周围发生了载荷下降。可以认为载荷突然下降是由于相变成M时的体积膨胀使周围的母相产生动位错所致。另外,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M周围的母相的nm级的屈服强度下降情况,可以认为这也是造成宏观应力-应变循环化的原因。在对进行压痕后产生相变的M周围的母相中也能看到载荷突然下降。

采用EBSD和纳米压痕硬度试验可以对M-A的构成相和硬度进行评价,并能确认它们对韧性和屈服行为的影响。这意味着利用M-A的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可以控制钢材的特性。

博一网是深圳市博一建材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集建材网站建设、建材SEO优化、建材SEM营销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传播的一个家居建材+互联网+家装的应用场景,详情敬请登陆http://m.bo-yi.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上一篇:行业技术|高刚性轴承的应用分析

    一、提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 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原则上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选择高刚性的轴承; (2)利用轴承应用技术提高支承刚性; (3)适当调节主机结构参数,以利提高支承刚性。 二、从支承刚性观点选择轴承 从支承刚性的观点来选择轴承的要领是 (1)滚子轴承的刚...

    下一篇:五金知识|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正式开建

    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20日在上海开工建造。根据建造计划,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将与目前正在南极科考的“雪龙”号破冰船一道,双船组队、助力科考。新船建造工程由国家海洋局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开展,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