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技术|热镀锌DP钢奥氏体及临界区连续冷却组织演变规律
作者:博一建材  2016-05-26  浏览:89
博一建材讯:采用镀锌钢板是提高汽车耐蚀性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双相钢是主要由F、少量M或B组成的先进高强度钢。由于其较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塑性以及高的n值,其在新一代的超轻汽车板车身中最高使用量达70%以上。因此,双相钢在高强度热镀锌钢板中代表着超轻高强度耐蚀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不但可系统表示变形工艺参数、轧后冷却制度对相变规律的影响,亦是调整钢的化学成分、制定热轧变形工艺及热处理工艺是否恰当的依据。热镀锌DP钢的生产属于典型临界区退火热处理,其相变规律与完全奥氏体化冷却所得的CCT曲线存在较大差异,故有必要对在不同奥氏体化条件下的相变规律进行研究。

选用1#和2#两种成分的钢(具体成分见表1)来研究组织演变规律。其初始组织为热轧态、细小的P+F组织。

表1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编号

C

Si

Mn

P

S

Al

Cr

Mo

V

1#

0.092

<0.05

1.79

<0.015

<0.006

<0.014

0.44

0.22

0.041

2#

<0.1

<0.05

1.90

<0.015

<0.006

0.011

0.29

0.24

0.078

实验奥氏体化温度为950℃,保温时间5min。然后从保温温度开始以不同冷速(0.5、1、2、5、10、15、20、30、40和50℃/s)冷却到室温。

实验分4组测定1#和2#钢完全奥氏体化与部分奥氏体化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转变规律,具体方案:①1#、2#钢950℃加热5min,完全奥氏体化;②1#、2#钢800℃加热5min,部分奥氏体化。

实验采用热膨胀法并结合观察金相组织分析来测定未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温度。用切线法来消除误差。测量在不同冷速条件下的膨胀量-温度曲线,得出膨胀量的畸变开始点和终止点,从而得出该钢种的Ar1和Ar3温度,并确定该钢种在不同的冷速下,相态转变的开始时间、开始温度和终止时间、终止温度(在不同冷速下相变的转变量为2%时为转变开始点,转变量为98%时为转变终止点)。

1#钢奥氏体化CCT曲线,冷速达到15℃/s时,马氏体出现,当冷速增加到30℃/s时,F转变接近消失,此时主要为B和M转变。部分奥氏体化CCT曲线,当冷速达到10℃/s时,组织主要为F+B+M;当冷速超过20℃/s,组织为部分F+M。2#钢奥氏体化CCT曲线与1#钢规律基本相同。部分奥氏体化CCT曲线与完全奥氏体化CCT曲线形状相似,但转变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存在差别。前者普通相对于后者上移和左移,上移比较明显。

博一网是深圳市博一建材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集建材网站建设、建材SEO优化、建材SEM营销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传播的一个家居建材+互联网+家装的应用场景,详情敬请登陆http://m.bo-yi.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上一篇:行业技术|轴承防锈的方法

    1)表面清洁:清洗必须依被防锈物表面的性质和当时的条件,选定适当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溶剂清洗法、化学处理清洁法和机械清洁法。 2)表面干燥清洗干净后可用过滤的干燥压缩空气吹干,或者用120~170℃的干燥器进行干燥,也可用干净纱布擦干。涂敷防锈油的方法1)浸...

    下一篇:五金知识|我国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获重大突破

    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成功实现首次临界。这标志着我国在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这对解决“核废料安全处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 的产品:
  • 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