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技术|重庆前卫仪表研发水下机器人
作者:博一建材  2017-01-13  浏览:129
博一建材讯:独自潜入3000米的水下,进行水下生产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作业,未来,国产水下机器人(ROV)“出世”后,将有效解决我国目前深海石油开采的技术难题。7月4日,记者从重庆市科委获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重庆前卫仪表(产品库求购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将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共同研发深海石油开采水下机器人,填补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进口机器人身价不菲,3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

我国南海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但我国深海石油开采的能力较弱,深海石油钻井平台(船型船厂买卖)及其相应的技术水平略显不足。

“一般来说,如果进口国外的水下机器人进行开采,根据工作的水深和功能不同,每台价格在3000万元到1亿元不等。”前卫仪表产业发展部主任助理李华介绍,更严重的是,国外还可能进行技术封锁和垄断,这让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上面临不少困难。

李华表示,目前全球已经实现水下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仅一两家,国内研发单位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系统集成技术缺乏,极端环境下关键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因此,加快国产化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十分迫切。

“大力士”干精准活儿,可潜3000米,工作5-10小时

“相对陆上机器人来说,水下机器人的难度更大,其中机械臂、推进器、升沉补偿系统是技术核心。”

前卫仪表工程师陈友祥称,海底石油开采设备大多一两百吨重,水下机器人要像“大力士”一样将它们推动到某个指定位置,需要依靠机械臂来完成。

由于水下机器人难以固定,因此它还需要推进器和升沉补偿系统共同来控制水中姿态。“这必须是非常精准的,如果有半点儿差池,造成设备安装不到位,就可能造成漏油或设备损害的危险,损失会相当惨重。”

目前,该项目计划通过对俄方技术引进与合作,实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逐步突破深海水下机器人系统研制以及生产工艺中的技术瓶颈。

“今后,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深度将从目前的300米大幅提升到3000米,并且可连续工作5-10小时。”陈友祥说。

5年后年产20-50台套,产业产值可达300亿元

据介绍,此次国际科技合作,预计我国将给予1200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企业前期也将有近200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该项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石油开采水下机器人,建立一个研发与生产基地。

“预计5年后,水下机器人将实现产业化,实现年产20-50台套的目标,整个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亿元。”李华表示,除了深海石油开采,水下机器人在海洋救助与打捞、水下工程施工、海洋科学研究、海底矿藏勘探、远洋作业以及军事领域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博一网是深圳市博一建材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集建材网站建设、建材SEO优化、建材SEM营销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传播的一个家居建材+互联网+家装的应用场景,详情敬请登陆http://m.bo-yi.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上一篇:江西景德镇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点赞

    江西景德镇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点赞近日,一封来自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感谢信送到了江西景德镇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企业对该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品牌声誉表达了感谢,并称赞了当地的一流营商环境。今...

    下一篇:五金知识|首台大直径复合盾构机出口伊朗

    近日,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与伊朗客户签订了直径9.5米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销售合同,这是中国首台大直径复合盾构机出口海外市场,彰显了三三工业在大直径超大直径盾构机制造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 此次中标的盾构机用于伊朗大不里士引水隧道工程二号线,隧道全长12k...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