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技术|我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开启中国科研新生代
作者:博一建材  2016-08-22  浏览:82
博一建材讯:近日,我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正在扩容:在建的8条线站中有6条即将竣工,包括一条顶级配置的“梦之线”将于今年年底向用户开放,与之相关的另一大科学装置“自由电子激光”也将于今年开工。

自2009年建成,这个位于张江的巨大“鹦鹉螺”,5年间稳定释放“创新之光”,为8300多位慕名而来的科学家照亮未知的微观世界,将上百篇科研论文送上包括《科学》、《自然》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预计到2020年,将有上万名科学家汇聚此地。一个学科碰撞交融的科研新生态圈,将在“鹦鹉螺”的孕育下,逐步成形。

开启中国科研新生代

5年前,英国《自然》杂志以“中国加入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为题,报道了上海光源的建成。这是一个触探世界科技前沿的“俱乐部”,如果没有“会员资格”,就只能借助别国的设施,去参与最前沿的科技竞争,这令中国科学家难以大展身手。

清华大学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颜宁体会颇深:解析蛋白质结构,离不开同步辐射光源。以前,她和学生要去日本光源收数据,样品运送就是大麻烦,而现在她们只需坐几个小时的高铁来上海就行了。最近,她的课题组解析了人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成果震动了世界结构生物界。“若没有上海光源,这个成果问世至少拖延几个月。”

最近,上海光源又建成了专供蛋白质研究使用的5条光束线,并配套了6个实验站。与此同时,紧邻上海光源,又一个国家级科研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也即将竣工。未来,这里将崛起世界蛋白质研究的一方高地。

围绕上海光源,崛起的不仅仅是蛋白质科学,国家光子科学中心也在筹建中。今年年底,“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即将动工。如果说光源可以为分子拍摄照片,那么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则能为分子拍摄电影--用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高速,捕捉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真实瞬间。

“上海光源一期建成时,仅有7条光束线站,到2020年,上海光源将有近40条光束线站向用户开放。”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届时每年可汇聚上万名科学家,基于光源开展科研工作,“实验大厅、专业实验室、食堂、咖啡吧,随处都可能碰撞出学科交融的火花。”

创新触角不断延伸

每引出一束同步辐射光,就可照亮一个学科领域。5年来,上海光源几乎每年都提供5000多小时的高质量同步辐射光,服务于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众多学科。

在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经理部副总经理邰仁忠看来,这是一个不断启发科学家想象的过程--我们能用光源做什么?隔行如隔山,过程或许辛苦,但收获却颇多惊喜。

在一次学术交流中,上海光源的科学家得知故宫博物院正在为鉴定藏画的修复问题发愁,于是,便与文物专家沟通,合作为一幅古画进行三维无损成像鉴定。最后发现,根据原画的颜料分布,应该已修复过一次。如今,故宫博物院已成为上海光源的重要用户。

最近,中石化正立项在上海光源建设三条产业专用的光束线站。由于现在使用公共线站,企业不得不将实际问题抽提成科学问题,若有企业专用线站,就可直接改进生产上用的催化剂,效率会更高。据介绍,在石化行业,催化剂的效率哪怕提高1%,也会带来巨额产值。

博一网是深圳市博一建材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集建材网站建设、建材SEO优化、建材SEM营销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传播的一个家居建材+互联网+家装的应用场景,详情敬请登陆http://m.bo-yi.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上一篇:行业技术|中国板材折弯成形装备技术获重大突破

    近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0000kN×14000mm全闭环高精度伺服折弯机在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我国板材折弯成形装备已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智能折弯方向发展,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装备领域的空白,可广泛满足汽车、造船、能源、电力、...

    下一篇:五金知识|韩媒:中国加快进口海外天然气 应对雾霾

    深受冬季雾霾困扰的中国为净化空气,正在减少使用本土产煤炭,加快引进外国产天然气。韩联社1月11日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根据中国政府通过使用清洁燃料应对大气污染的方针,2017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数量将同比增加30%。 报道称,截止到2020年,中国将投资3...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交电 的产品:
  • 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